• 图书馆赋能智慧教育服务体系构建研究——基于文献计量学的现状审视与未来展望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世界各国图书馆事业 提交时间: 2025-06-30

    摘要: [目的/意义]在“智慧教育元年”正式开启的时代背景下,揭示图书馆赋能智慧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明晰该领域学术生态特征,为构建适配智慧教育发展的图书馆知识服务体系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选取中国知网、万方以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与图书馆和智慧教育相关的中英文文献,综合运用文献计量学、科学知识图谱与比较研究方法,借助CiteSpace、VOSviewer等软件,从文献时序分布、高产作者合作网络、机构-区域产出格局、关键词聚类和主题演化等维度,开展多视角、跨语种可视化分析和解读。[结果/结论]图书馆赋能智慧教育研究从2020年开始迎来快速发展,当前处于活跃阶段,高等院校是其主阵地,在文献产出节奏、机构区域分布、关键词主题等方面国内外研究存在明显差异。国内以东部沿海和教育强省(市)为主、侧重本土教育场景适配研究,国际由中美引领、以亚洲国家为主、聚焦技术驱动与跨域生态拓展研究,但均在协作深度、实践转化等方面存在不足和关键挑战。最后从协作机制优化、技术融合创新、实践场景拓展和评价体系重构等四个维度进行展望,提出构建契合时代需求的图书馆智慧教育服务体系,助力智慧教育生态高质量建设和图书馆智慧化转型快速发展。

  • 教育强国战略下不同类型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的挑战与差异化协同发展路径探究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藏书建设和藏书组织 提交时间: 2025-03-03

    摘要: [目的/意义]针对《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提出的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发展要求,破解研究型、应用型与技能型高校图书馆资源重复建设、服务同质化等问题,探索差异化协同路径,支撑“基础研究-技术转化-技能应用”全流程知识服务,积极响应教育强国战略。[方法/过程]通过文献调研、案例分析以及对比研究,系统剖析上述三类高校图书馆在文献资源结构、技术适配性、服务定位及政策协同等多维度面临的挑战,明确差异化协同发展需求与重点。[结果/结论]从资源、技术和政策等三个方面提出差异化协同发展策略:构建资源差异化布局与互补共享机制,提升资源整体配置效率;推动智慧化转型与跨平台互通,强化资源精准服务能力;加强政策协同与生态共建,优化资源管理机制。促进图书馆资源建设与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深度融合,为知识服务体系优化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撑,助力教育强国目标的实现。

  • 一流大学建设背景下的图书馆知识服务体系构建 ——以为例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管理 提交时间: 2025-02-24

    摘要: 目的/意义 针对大学图书馆进入智慧化转型和内涵式发展的关键时期,探讨构建适配一流大学发展的知识服务体系,以超学科的视角引领新时代的创新发展,实现大学图书馆事业的跨越式转型,助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方法/过程 通过分析图书馆知识服务现状及需求,明晰知识服务内涵及实施路径,并以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知识服务探索实践为例,从建设目标和定位、服务平台以及管理运行机制等方面,构建了一种服务一流大学的知识服务体系,并阐述了对图书馆知识服务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 结果/结论 一流大学图书馆必须紧抓新时代的发展机遇,以知识为核心,创新体制机制,构建服务一流大学建设的知识服务体系,打造可释放数字生产力的知识创新发展平台,为推动高等教育数字化建设和文化强国建设作出贡献。

  • 教育强国战略驱动下大学图书馆资源建设的优化策略探究——基于国内外案例分析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管理 提交时间: 2025-02-24

    摘要: 教育强国战略为我国大学图书馆资源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通过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揭示大学图书馆资源建设面临资源需求多样化、数字化转型困境、资金与人才短缺等挑战,同时也迎来政策支持、教育理念变革及信息技术进步带来的机遇,并通过剖析哈佛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外典型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实践从中寻找参考借鉴,提出大学图书馆需从资源结构优化、技术应用创新、合作共享拓展、人才队伍建设等多方面进行改进,以期推动大学图书馆资源建设的优化与升级,更好地服务于教育强国战略,满足我国新时代高等教育教学与科技创新的需求。

  • 基于全域微观模型的研究前沿主题探测和特征分析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23-08-27 合作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摘要: [目的/意义]研究前沿的准确判断是国家宏观层面的战略需求,文献计量学作为一种定量研究方法广泛应用于科学主题探测和研究前沿识别中。[方法/过程]梳理研究前沿主题探测的发展历程和方法模型,引入全域微观模型的概念,详细介绍SciVal模块采用的主题创建方法,包括直接引用文献聚类、关键词主题命名和研究前沿遴选的主题显著性算法,并对SciVal创建的9.6万个主题和遴选出的前1%的研究前沿主题的特征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全域微观模型可以同时一次识别整个科学领域的所有主题,但不同学科在研究前沿上表现存在差异,不能把主题显著性简单等同为重要性;主题论文数量与主题排名之间存在中度相关性;自动抽取的关键词术语从学科领域层和独特性上命名和描述主题;石墨烯相关前沿主题的演变趋势分析可以用于发现关键节点和新兴主题。

  • 新型冠状病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数据共享机制研究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23-04-01 合作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摘要: [目的/意义]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下,建立完善数据开放平台和共享机制,应对全球公共卫生挑战,推进公共卫生紧急事件数据共享能力的建设,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和科技界的普遍共识。[方法/过程] 首先审视历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数据共享政策规范和应对措施,接着通过对同行评议期刊、预印本、数据知识库、临床试验注册平台和基因组/结构数据中心等数据共享来源的实证调查,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数据的共享现状,最后探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不同数据共享机制的优缺点和障碍。[结果/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数据共享程度明显提高,但仍未达到常态化。技术、动机、经济、政治、法律和伦理因素是影响数据共享的主要障碍。我国应从战略规划、基础设施、利益相关者和伦理法律等方面,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数据共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