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选择的条件: 杨恒
  • 期刊预印本政策的作用机制模型构建——基于扎根理论的分析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24-05-04

    摘要: 目的 探究期刊预印本政策的作用机制,把握期刊与预印本协同发展的政策路径,推动学术期刊与预印本的有机联动,为期刊制定相关指导规范政策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扎根理论方法,对120种期刊的预印本政策进行范畴归纳与模型构建,梳理其对作者预印本学术交流行为的作用机制,并对各个模块的相互作用机理进行分析。 结果 归纳出期刊预印本政策对作者预印本交流行为作用机制1条“故事线”、3个场景(主范畴)、9个范畴以及25个概念,构建了期刊预印本政策作用机制的“政策—场景—行为”整合模型。 结论 建议期刊在预印本政策制定中,注重:完善政策环境,提高作者预印本投稿意愿;促进协同服务,培育作者预印本行为素养;倡导可信传播,明确规定预印本传播责任。

  • 我国科研人员对预印本平台的认知与使用研究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23-01-09

    摘要: 目的/意义 当前全球学术交流模式发生深刻变革,我国正积极探索预印本平台建设路径,需要深入了解和掌握我国科研人员对预印本平台的认知与使用情况。 方法/过程 面向全国科研人员(包括研究生)开展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科研人员对预印本及预印本平台的认知程度,对预印本平台的功能需求与使用情况,对预印本政策的需求建议等三个层面,并从概况、年龄、角色、学科等多个维度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结论 我国科研人员对于预印本交流已有一定程度的认知,但总体认知水平还并不高。不同年龄和学科背景的科研人员使用预印本平台的行为有一定差异,国外预印本平台是目前我国科研人员的首选。我国科研人员普遍认为,制定预印本政策对促进我国预印本交流、预印本平台发展有重要意义。我国预印本平台建设应重视提升青年科研人员认知、关注用户需求差异性、完善平台功能、构建多层级的预印本政策体系。

  • 开放科学环境下我国科技论文发表中的信息安全问题与管控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22-11-13

    摘要: 目的/意义 在国际开放科学大势和我国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对其中客观存在的信息安全隐患高度关注并进行研究,对于保障我国科研成果发表与学术交流的信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方法/过程 对开放科学环境下科技论文的信息安全概念进行界定和解析,对科技论文交流流程中的安全隐患与风险进行解剖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信息安全框架。 结果/结论 我国科技论文需要进一步重视信息安全保障问题,并构建论文发表过程的信息安全审查与处理机制。

  • FAIR原则视角下我国科学数据管理政策研究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22-01-06

    摘要: [目的/意义] 目前,FAIR原则的理念已在一定程度上显性或隐性地蕴含在我国科学数据管理相关政策文件中,我国科学数据管理政策的FAIR化目前处在何种程度,在FAIR化过程中有何特点,未来应在何处继续着力等问题亟待探究。[方法/过程] 本文以国家科学数据中心和高校机构知识库发布的科学数据管理相关政策文件为样本,运用计量统计、文本挖掘等方法充分揭示其内外部特征,并提出一种基于“锚点词”的FAIR原则到政策文本对齐方法,对我国科学数据管理政策的整体FAIR化程度与特征做出研判。[结果/结论] 发现我国科学数据管理政策对FAIR原则的总体匹配程度偏低、对FAIR各原则的关注度呈三个层次的阶梯状分布、整体表现出一种“不均衡”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