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选择的条件: 2024-3
  • “双减”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建设少儿阅读服务品牌的探索与实践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各类型图书馆 提交时间: 2024-03-28 合作期刊: 《文献与数据学报》

    摘要: [目的 / 意义]依托公共图书馆的文化资源优势,探索中国特色的少儿阅读服务品牌建设,助推“双减”政策有效实施。[方法 / 过程]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梳理从 WOS 数据库和CNKI 数据库中搜索到的相关文献资源,并结合实践案例,分析国内外少儿阅读服务品牌建设现状,探索公共图书馆建设少儿阅读服务品牌的优化路径。[结果 / 结论]通过借鉴国内外公共图书馆少儿阅读服务品牌的成功经验, 从政策法规、阅读空间、服务效能、阅读群体、阅读模式、职业培训、社会参与七个层面提出了建设少儿阅读服务品牌优化策略。

  • 老年群体数字素养调查与分析——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各类型图书馆 提交时间: 2024-03-28 合作期刊: 《文献与数据学报》

    摘要: [目的 / 意义]数字化时代,数字素养成为公民的必备素质。调查老年人的数字素养水平,明晰老年人数字素养差异尤为必要。本文通过以点带面的调查分析,了解老年人数字素养状况,提出有针对性的数字素养提升策略。[方法 / 过程]以江苏省南通市为调研地区,从数字意识素养、数字技能素养、数字安全素养、数字道德素养四个维度调查老年人的数字素养水平,并对老年群体数字素养水平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 / 结论]研究发现,南通市老年人的数字素养水平整体偏低,老年人数字素养水平因年龄、学历、身体健康状况、居住地、居住方式、子女是否支持使用智能设备、是否有稳定经济来源等不同而产生显著差异。本文基于上述结论提出帮助老年人树立“数字信心”、推动智能产品的适老化改造、倡导家庭中年轻一辈对于老年人的“数字反哺”、鼓励社区开展老年人智能设备帮扶培训、降低互联网使用成本等措施,为有效提升我国老年群体数字素养提供借鉴。

  • 粤港澳大湾区粤剧文献资源共建共享路径研究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藏书建设和藏书组织 提交时间: 2024-03-28 合作期刊: 《文献与数据学报》

    摘要: [目的 / 意义]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新时代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粤剧是连接大湾区人民情感和共同记忆的重要文化载体。粤港澳大湾区粤剧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既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大湾区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方法 / 过程]本研究以粤港澳大湾区 11 个市 36个文化和科研机构作为调研对象,通过文献调研、网络调研和工作会等方式对粤港澳大湾区粤剧文献资源的分布状况、区域特点进行调研。[结果 / 结论]当前粤港澳大湾区粤剧文献资源具有资源富集、类型齐全、文献价值颇高、分布不均、亟待保护、利用不足等特点,文章从建立共享机制、搭建共享平台、加强机构协同、建设联合品牌等角度,提出了粤港澳大湾区粤剧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实践路径。

  • 基于引文出版年光谱的国际智慧图书馆领域历史根源文献识别与分析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资料的处理 提交时间: 2024-03-28 合作期刊: 《文献与数据学报》

    摘要: [目的 / 意义]智慧图书馆研究不仅要聚焦当下、探索未来,亦需回顾过往、追根溯源。本文通过对国际智慧图书馆领域历史根源文献进行识别与分析,为研究者梳理领域发展脉络、发现重要节点文献提供参考。[方法 / 过程]以 Web of Science 核心数据集中的智慧图书馆领域 617 篇施引文献、14 949篇参考文献为数据源,基于 CRExplorer 软件引文出版年光谱功能,构建了历史根源文献识别与分析框架。依据参考文献年度被引量、5 年平均中值偏差曲线变化趋势,将该领域研究阶段划分为铺垫期、萌芽期、初始发展期以及快速发展期,在此基础上,识别出历史根源文献 17 篇。[结果 / 结论]通过文献分析发现,智慧图书馆领域研究呈现历史根源文献存在显著跨学科性、研究内容从技术至理论与用户体验转变、典型研究主题连续性较弱且出现时间间隔较大、作者多以“大家”为主且新生力量近年崭露头角等特征。

  • 基于多代引用与知识遗传的论文学术影响力评价研究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各类型图书馆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4-03-28 合作期刊: 《文献与数据学报》

    摘要: [目的 / 意义]学术论文评价在整个科学评价系统中具有较强的基础性和辐射性作用。构建能够反映学术论文长期学术影响的测度指标,是完善学术论文评价体系的重要一环。[方法 / 过程]本文研究和构建了能够综合考虑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的引用链关系、兼顾学术成果持续性知识贡献水平的论文学术影响力评价方法(简称 MGR-KI 方法),并以电磁超材料领域的 2070 篇论文涉及的 7652 组引用关系和 14 074 058 条引文链路为数据源展开实证研究,验证了本文所构建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 / 结论]本文构建的基于 MGR-KI 的学术影响力评价方法兼顾了不同被引类型特征,同时相较于被引频次和被引 h 指数的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结果,该方法表现出更强的区分度,更利于开展相同被引频次下不同论文的精细化对比与评价。基于特征维度与语义维度的文本相似度计算方法的不同会对结果造成显著影响,后续需要展开更细粒度上的知识遗传关系挖掘和遗传强度计算方法研究,实现更加精确的测度与评价。

  • 互动与共生:文化自信自强驱动图书馆学价值再发现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24-03-26

    摘要: 图书馆学具有深厚的文化基因,在与文化互动共生的发展进程中彰显了专业价值。文章采用纵向分析、对比研究和归纳演绎等方法,从动因、基础和指向3个维度考察了中国图书馆学与文化互动的逻辑关系,梳理中国图书馆学与文化共生过程中面临的定位模糊、能力弱化和体系不全等主要问题。面向文化自信自强的学科发展环境和现实要求,应通过重塑学科制度、深挖知识基因、提升核心能力和增强影响力等策略,驱动并实现图书馆学价值的再发现。

  • 数据故事化方法:析出、重组与叙事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过程自动化的方法和设备 提交时间: 2024-03-12

    摘要: 目的/意义 融合可解释性结果的数据故事化方法为解决数据认知困难、预测结果难以理解以及模型决策可信度低等问题提供了新策略。 方法/过程 梳理了模型无关局部可解释性技术的解释形式、数据故事的叙事结构以及目前数据故事化研究中采用的方法,基于可解释性理论与数据故事化实现模式构建了“析出—重组—叙事”的数据故事化模型,利用定义的要素元组给出数据故事映射流程,明确了实现故事化模型设计的关键技术。 结果/结论 在数据故事化模型设计的理论指导下,本研究提出面向解释结果的“扇形”故事化实现路径和融合解释结果与故事化模型要素的交互框架,并通过案例研究验证数据故事化方法在结果解释方面的实用价值。通过构建基于可解释性结果的数据故事化方法体系框架,为扩展具备数据感知与认知、可辅助智能决策功能的故事化路径提供新思路。

  • 基于文本分析的我国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政策量化评价研究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24-03-11

    摘要: 目的/意义 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政策是规范数据利用、推动数据要素化改革的重要前提,对其进行量化评价有助于完善政策质量。 方法/过程 本研究借助NVivo软件对274项相关政策进行内容分析,并运用PMC指数模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24项专门政策进行量化评价。 结果/结论 结果表明,24项专门政策中9项良好,10项及格,5项不及格,整体为及格水平。政策内容在管理机制、制度保障、运营建设和运营评估方面存在奖惩力度较弱、忽视人才储备、财政支持不足、缺少宣传引导、工作目标模糊等问题。此外,政策呈现地域性和时序性差异,早期政策更关注运营服务建设。基于分析结果,从政策颁布、政策内容和平台建设三个方面提出改进建议。

  • 专业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实践探索——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为例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24-03-05

    摘要: 目的/意义 总结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信息素养教育的经验与不足,为国内专业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提供借鉴思路。 方法/过程 以教育目标及应用场景为导向,从教育对象、教育团队、实施途径、教育内容等方面综合考虑,搭建本所信息素养教育总体框架,并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反馈效果动态调整,不断优化。 结果/结论 为满足不同学科及层级人员的需求,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已逐步形成多层次、多样式、可周期性动态改善的信息素养教育体系:教育对象“类聚群分”、教育团队“群贤毕集”、教育途径“齐驱并进”、教育内容“面面俱到”、教育效果“循环往复、螺旋上升”。但新技术、新理念、新需求不断出现,需要信息素养教育工作者持续更新原有服务模式,持续提供贴合科研人员需求的信息素养教育。

  • 基于大模型知识蒸馏的专利技术功效词自动抽取方法研究:以车联网V2X领域为例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24-03-01

    摘要: 目的 本文旨在提高专利技术功效自动化提取的准确度。 方法 使用ChatGPT作为教师模型(Teacher-model),ChatGLM3作为学生模型(Student-model),通过知识蒸馏,将ChatGPT生成的训练数据微调ChatGLM3,得到多个技术词抽取模型和功效词抽取模型。采用多个技术词抽取模型分别从专利的摘要、第一权利要求和技术功效语段中抽取技术词,并采用功效词抽取模型从技术功效语段中抽取功效词。 结果 微调后的多个技术词抽取模型和功效词抽取模型相较于ChatGPT,在抽取技术词和功效词时呈现准确率高、召回率低的特点,第一权利要求的ChatGLM3微调模型的准确率和F1值最高,分别为0.734和0.724。功效词抽取模型抽取的功效词的准确率为0.649,大于商业工具标注功效词的准确率0.53。 局限 本研究的技术领域和专利语言单一,验证数据量偏小,数据清洗规则还有待于继续优化。 结论 本研究方案通过知识蒸馏操作,提升了大语言模型自动化抽取技术功效的准确性。同时,本研究能够支持从专利文本中挖掘前沿创新技术、热点技术,支撑更高质量的智能化专利分析。